邯郸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7 17:17:58   浏览:8061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邯郸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办法

河北省邯郸市人民政府


邯郸市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理办法

邯郸市人民政府令第80号




第一条 为加快我市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以下简称主新区)建设步伐,促进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根据《河北省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及有关规章。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高新区是指以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久向型经济为主,同时带动传统产业的发展,有明确的地域界限,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的相对独站的经济区域。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我市境内经省政府授权省科委批准建立的邯郸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及永年、邯郸县、武安市、=磁县等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第四条 高新区所在地政府设立高新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管委会),管委会是当地政府的派出机构,代表政府对高新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具体行使下列职权:

(一)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定和发布高新区的管理夫定。保证国家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法律、法规及各级政府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在高新区的贯彻落实。

(二)负责组织编制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按照批准的高机关报区总体规划,对高新区规划内的规划建设、土地进行统一的管理。

(三)管理高新区的财政收支。

(四)对高新区内的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监督、协调、服务。

(五)依照规定管理高新区进出口业务,处理高新区涉外事务。

(六)负责举办和管理高新区内的名项社会事业。

(七)行使《河北消息 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中规定的有关职权。

(八)行使所在地政府授予的其他职权。

第五条 管委会应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根据实际需要设立财政、规划建设、计划统计、劳动人事、抬商、农村工作等职能机构。高新区所在地政府的土地、税务、工商行政、技术监督和公安等有关部门应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或派出机构,受管委会和上级主管部门双重领导。

第六条 高新区实行行政、经济一体化封闭式管理,管委会按照政府委托的权限管理高新区内的一世行政事务。其他任何单位和部门未经管委会批准,不得到高新区进行评比、考核、检查、达标、收费先进活动。有关的收费由管委会统一收取。

第七条 高新区应建立一级财政,实行独立的一级预决逄体制,业务受同级政府财政部门指导。

第八条 市高新技术开发区除上缴中央和省税收外,其他各高新区除上缴中央、省、市税务收外,其地方税收全部留在高新区,用于高新区建设和建立高新技术发燕尾服基金。

第九条 高新区的总体规划应纳入所在地城市总体规划。管委会组织编制的高新区发展总体规划,经所在地城市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审查后,报所在地政府批准。

第十条 管委会管理高新区地土一级市场。放开和搞活高新区地土二级市场。高新区内地土出让的收入除依照国家规定上缴中央和省部分外,其余部分全部留在高新区,用于高新区的地土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一条 高新区的年底用地计划指标,由管委会根据建设项目情况提出,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高新区所在地计划部门和土地管理部门对高新工铁用地计划指标要给予优先考虑。

第十二条 管委会建立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简称创业中心),负责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成果、资金、项目和人才,为进区企业提供商务、信息、资历金、法律、技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等全方位服务,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企业。

第十三条 高新区所在地政府对高新区的供电、供水、排水、供热、电信、交通等基础设施给予优先保证。

第十四条 管委会建立高新技术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其主要来源为:

(一)高新区所在地政府从1999年开始,五年内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额度拨给管委会,由管委会和同级政府财政部门共管,滚动使用。

(二)企业自留资金在高新区内部有偿调剂使用部分。

管委会与金融机构合作,条件成熟时建立风险投资公司。

第十五条 邯郸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应对高新区发展方向、规划、科技计划和有关法律法规的实施等进行指导;参与高新区重大问题的决策;对申请认定讥新技术企业进行初审、上报,并按规定复审;协助高新区引进技术的项目。

第十六条 本办法逢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执行新《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有关税收问题的通知

国税发[2002]63号
国家税务总局
2002-5-30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以第21号令联合发布了新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以下简称《指导目录》),自2002年4月1日起执行,同时废止上述部委1997年发布的老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现就执行有关鼓励外商投资的税收优惠政策中涉及适用新、老《指导目录》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凡外商投资项目(包括增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在2002年4月1日以后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或者无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准环节的,其公司合同、章程或增资申请文件在2002年4月1日以后经审批部门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应按新的《指导目录》确定鼓励类型。上述项目中属于按新的《指导目录》确定为鼓励类的外商投资项目,可适用现行规定的鼓励类项目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二、为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对2002年4月1日以前批准的外商投资项目,属于按老的《指导目录》确定为鼓励类或限制乙类的外商投资项目,继续享受现行规定鼓励类或限制乙类适用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航运管理服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浙江省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舟山市航运管理服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舟山市航运管理服务局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政府批准,现予印发。







二○○五年六月二十九日



舟山市航运管理服务局

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根据《中共舟山市委、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中共浙江省委办公厅、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舟山市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的通知》(舟委发[2005]35号),建立舟山市航运管理服务局,为副县处级事业单位,归口舟山港务管理局管理。

一、主要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省、市水路运输管理的方针、政策,受交通行政部门的委托,依据水路运输法律、法规、规章,配合做好全市水路运输行业管理工作。

(二)维护全市水路运输(服务)市场平等竞争秩序,负责水路运输市场准入、经营、退出的管理工作;指导运输质量管理工作,协助查处重大运输质量事故。

(三)负责全市水路运政管理、执法工作,监督查处违法、违章行为。

(四)按照省、市水路运输业发展规划,编制和实施运力发展计划目标。

(五)负责水路运输市场调研,掌握市场动态,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航运业发展。

(六)负责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工作;组织水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学习、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七)检查、督促、指导水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八)负责全市水路运输行业统计工作;对全市水路运输行业抽样统计资料进行交流、分析、预测和利用。

(九)负责全市航运规费征缴和管理。

(十)承办舟山港务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

根据上述主要职责,市航运管理服务局内设6个职能科室:

(一)办公室

组织协调局机关工作;负责文秘、信访、信息、目标管理、重要会务安排等工作;负责组织人事和劳动工资等工作;负责机关后勤行政管理工作。

(二)计划财务科

负责汇总、编制、综合平衡、上报下达综合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计划;参与项目投资及资金筹措工作,监督预算的执行;负责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

(三)规费征收科

负责编制全市航政规费的征收计划,并督促检查实施;负责市本级航政规费征收、稽查及票证管理;负责收费许可证的发放、年检工作;负责规费稽征人员的岗位培训。

(四)航运管理科

做好水路运输(服务)企业和营运船舶的市场准入、退出的管理工作;建立、完善水运管理信息系统;界别非营业性运输船舶,并办理相关手续;建立和管理水路运输企业及运输船舶档案。

(五)航运发展科

实施行业专业指导,帮助经营者完备和完善各种经营要素,提高经营管理、科学决策水平,增强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根据运力发展的计划目标,落实政府发展航运业的各项措施和规定,承办优强企业评选及运力发展专项补助的审核、申报等事项;研究水运市场动态,定期发布市场情况分析报告,为企业提供信息化服务;负责全市水路运输企业预警制度的实施工作;组织实施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的定期检审工作;组织参与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经营资质评估工作,负责营运船舶的经营资质评估;组织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

(六)航运监督科

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水路运输市场的公平诚信规则,对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实施监管;开展水路运政执法工作,重点查处超越经营范围、无证(缺证)运输等违章经营行为;按照各级处理水上交通事故的相关规定,参与营业性船舶海损事故调查处理,及时做好统计、上报工作;组织、实施全市水路运输市场各专项整治工作;指导水路运输(服务)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督促企业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组织、落实计划物资的运输任务;组织、协调、督促完成节庆假日及全市性重大活动水路旅客运输、新老兵运输的运力调配;制订军事运输、重点物资和抢险救灾物资水路运输任务的运力保障方案和应急预案。

三、人员编制

市航运管理服务局事业编制65名(所需人员编制从舟山港务管理局划转)。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2名;科级领导职数6名。





舟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5年6月29日